·人大附中系列学校——人大附中本部
2009年人大附中初一一共招了16个班。其中,5个实验班、2个竞赛班。
竞赛班:人大附以竞赛著称,竞赛班的平均成绩是全市最好的,人们常常以人本竞赛一班的平均分来预测北大清华的分数线。竞赛班教学进度略快,参加人大附 中的数学统练。
实验班:虽然称之为数学实验班,但是任何一次重要考试都是按语数英三科总分排名,三科比重基本一样。
·人大附中系列学校——人大附中分校
人大附中分校与人大附中绝对是关系紧密,从教育资源等各方面来看,人大附中对分校的支持力度很大。分校的学生整体素质比较齐。同时这两年公办校政策偏 紧,分校又可以依托仁华保证生源。
分校的师资力量主要来自由人大附中本部选派的骨干教师和新聘任的优秀硕士毕业生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在职教师。其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学校管理模式 与人大附中是完全一致的,课程设置也与本部基本一致。
·人大附中系列学校——人大附中西山学校
忍不住再插播一个细节,校长能够把全校140多个孩子的名字全部都记住,并能说出他们的特点……
西山学校还是一所社区配套学校。所谓的社区配套学校,要承担本社区业主子女入学的义务。字面意义上,买房就能入学。但是实际上,也是有很多限制的。因 为从学校角度考虑,控制生源质量是确保学校办学质量非常重要的一环……
·人大附中系列学校——仁华学校
人大附中分校6个实验班中的四个实验班80%-90%的都来自仁华。仁华一、二、三班的学生几乎全部可以考入人大附中或分校。每年从仁华进入这两所学校的学生有一百多人,而且从仁华进入的学生绝大部分都进入了实验班。
人大附中系列学校——原蓝靛厂中学
原蓝靛厂中学,2010年7月27日正式更名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第二分校。
在人大附中刘彭芝校长的亲切关怀下,从上学期开始,原蓝靛厂中学定期选派品学兼优的学生到人大附中“留学”深造。这一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掀起了一股“向人大附中看齐,到人大附中学习”的热潮。
如今,人大附中第二分校新的领导团队以人大附中的资源为依托,用人大附中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作引领,重实干,抓细节,树信心,促行动,带领人大附中第二分校全体师生员工构想“教育纲要引领,争创示范学校”的新愿景,开创新局面。相信人大附中第二分校的明天一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