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升初网

登录 | 注册

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深化科教融汇模式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24-10-15 09:49|编辑: 苗子|阅读: 849

摘要

人大附中经开学校深化科教融汇模式,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创新课程体系和丰富资源供给,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小初高科技教育,形成大科学教育格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进行了深刻阐述,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能够连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重要桥梁就是科学教育。在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校长王教凯看来,中小学校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阵地,而深化科教融汇模式,是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突破口。

优化顶层设计 贯通科技培养路径

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以下简称“人开学校”)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人大附中优质教育资源,与人大附中联合总校、人大附中合办的一所由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构成的公立学校。

北京小升初问题咨询

王教凯介绍,学校聚焦“怎样培养人”的育人思考,指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人开学校以“育人先育心,育才先育德”为核心,制定了“三强两优一领先”的发展战略:“三强”,即教师队伍要强、课程建设要强、课堂教学要强;“两优”即学校作为开发区一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地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亦庄国际高端产业新城的核心区域;“一领先”即依托开发区核心区域的优势资源和人大附中先进的教学资源,致力于走科技领先之路。

学校充分发挥一贯制学校的优势,通过思想理念、育人目标、课程、经验、特色活动、制度的贯通,实现小学、初中、高中科技教育的无缝衔接。科技教育多元实施渠道在学段上也各有侧重点:小学侧重点燃学生好奇的“科技火”,初中侧重营造激发想象的“创意场”,高中侧重搭建探究实践的“展示台”。

贯通制的科技教育培养方案,随着年级和水平的逐步提升,分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编程思维,提升对应能力,把学生逐步培养成为有相应不同阶段独立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和解决问题的高层次人才。

创新课程体系 启迪学生科学思维

课程是学生成长的跑道。多年来,人开学校着眼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找准当前人才缺口精准发力,通过多元化前端培养,培育出能对接产业、造就能适应并引领时代的人才。

经过不断的研究与探索,学校已初步形成“一体两翼”的创新实践课程体系:一体为本,既指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贯穿学校教育始终的“体育教育”,也指学校一贯制一体化的课程构建;两翼分别指的是立足当下地缘和资源优势的“科技教育”和实现未来品质生活的“经济教育”。

早在教育部颁布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之前,当小学阶段还普遍从三年级起开设科学课时,人开学校就已经开发出1-12年级的科学课程,从一年级起开设科学,保证科学课程开齐、开好。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家精神,通过内涵式发展,促进优秀学生担负起科技报国强国的新使命。

除国家课程外,学校还开设了36门科技类特色课程,并成立了科技社团,课程均根据学生的水平程度按梯度设置,进阶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编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实现了从普及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全流程设计。课程从分夯实学科基础、激发潜能志趣、促进专业发展和形成自主能力四个梯度层次进行设计,体现“全学段”“专业性”“深层次”三大特点,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学生在课程实践中的“主角”地位,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构想,在构想中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实现系统分层进行创新人才的培养。

学校坚持把科学教育做好、做强。从教学装备配置、实验室建设、教学方法与模式创新、课程开发及师资建设等方面助力科学教育发展。

学校深入开展科技文创产品特色科技课题研究课程的开发与推广,切实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挖掘并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全体初、高中学生2400余人参与该项课题基础学习,最终选拔出105名学生,分为7个班级开展70个课题深度研究。

此外,学校还面向全体教师、学生定期开展科技教育培训讲座,多次为科技教师提供培训进修和交流学习的机会。学校利用地处开发区高新企业核心区域的优势,深度挖掘校外资源,打造特色项目,形成校企合作共同体,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丰富资源供给 形成大科学教育格局

“企业也是我们的学校”“把课堂搬到企业去”“培养有企业家精神的创新人才”,在人开学校,这三句话已经成为干部师生的共识,也成为学校依托区域资源开展科学教育的一大特色。

人开学校地处的北京经开区亦庄国际高端产业新城,是北京最具潜力与活力的地区之一,也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多年来,学校主动探寻与高精尖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丰富学校科学教育的资源,开拓教育创新的模式。

据悉,学校结合经开区的特色产业集群,围绕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航空航天、健康诊疗、智能智造、新材料等领域,引入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科院高校专家及科研院所课题研究资源,打造了“人开-高校-企业”三方联动的科技课程群,积累了丰富和成熟的校内外合作育人的经验。

学校打开“围墙”,为学生构建无限的成长空间,学校、企业、公司、高校、大自然、博物馆、科技馆等都是人开学子学习的场所和实践的基地。学校与中国科技馆建立合作关系,成为馆校结合基地校。学生可优先享受中科馆科普活动室、实验室资源及专家等资源,双方共同选拔优秀学生开展项目式研究活动或特长生培养。学校利用地处开发区高新企业核心区域的优势,深度挖掘校外资源,让学生走进企业,走进实践基地,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近年来,学校与金风科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共创共建科技研学活动、冬夏令营等,联合培养创新人才;与中航智企业合作共建航空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传播航空基础知识、培养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航空人才后备军。

学校还积极开发、利用社会资源,建立起一支稳定的外聘专家队伍,担任学校科技教育及电子信息科技社团校外顾问;邀请市区级科技教育专家到校指导科技教育工作40余人次,为学校科技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创新育人模式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学校连续4年举办校园“小牛顿奖”和“小鲁班奖”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穿的毛衣为什么会起球?”“爸爸为什么不能喝牛奶?”“下雨了,蚂蚁的家安全吗?”学校把学生自己的问题组建成问题库,供师生共同探究……学校倡导在学科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学科实践、跨学科实践和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于真实的世界中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

学校积极探索课内课后一体化模式,为孩子们打通课后服务“最后一公里”,助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积极组织并承办各类科技赛事。科技教育因赛聚心,由赛聚智,以赛聚力。学校也先后挂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和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雏鹰议事厅”,发挥了科技教育的示范辐射作用。

2021年12月,人开学校率先提出班班学编程的科技教育新思路,并成立信息学创新人才培养基地。3年来,在人大附中总校的帮扶下,人开学校与本部张军名师工作室建立联系,实现资源共享,通过信息学“双师课堂”的模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人开学校近千名学生受益。

学校还构建“清华-人本-人开”多导师培养机制,共同探索和实施科技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径,吸收各方科技教育精华,交流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科技教育水平。通过选拔、培育,目前已实现小、初、高三个人才培养梯队,拥有近百名拔尖人才。2022年,信息学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学生39人次在信息学竞赛CSP- JS中荣获奖项,其中含市级一等奖8人,初步取得了学习成效。

近4年,学生累计719人次获国家、市区级科技奖项,学生申请专利66项;教师团队获优秀辅导教师等奖项122项。学校先后荣获北京市学生金鹏科技团学校、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校、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等荣誉称号。近5年,学校先后挂牌中国青少年信息技术创新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中国科技馆馆校结合基地校、北京市知识产权教育示范校等。

面向未来,人开学校将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聚焦科教融合特色,为学校课程建设、设施升级、课堂改进、教学优化提供全方位服务,以数字变革推动教育改革,探索教育融合新范式,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延伸阅读:

👉人大附中经开学校成为全国首个校园气象科学科普工作站

👉2024年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优质高中校额到校计划公布

👉2024经开小升初入学信息汇总(意见、时间、非京籍)

2025北京小升初交流群

北京小升初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文由北京小升初网团队排版编辑,来源于现代教育报,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人大附中经开学校校长王教凯延迟开学寄语

人大附中经开学校2020新初一录取通知书

2022年人大附中经开学校小升初招生服务范围(划片范围)

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基地授牌仪式在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举行

人大附中经开学校成为全国首个校园气象科学科普工作站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人大附中经开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科教融汇模式

没有更多了

  • 2025北京小升初

  •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 剑桥五级代报名

  • 2025海淀小升初

  • 2025西城小升初

  • 2025东城小升初

  • 2025朝阳小升初

  • 2025丰台小升初

  • 小学期末试卷

  • 人大附中早培班

  • 八中少儿班素质班

  • 2025北京中考改革

  • 25入学

    25入学

  • 划片查询

    划片查询

  • 剑桥五级

    剑桥五级

  • 社群加入

    社群加入

  • 学校招生

    学校招生

  • 提前招生

    提前招生

2025各区小升初政策+解读,扫码关注

北京初中入学

bjczrx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