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开局之年,各区教委为实现本区教育资源的平衡确实做了一些改变,一手抓扩大优质资源——做大“蛋糕”,一手抓资源均衡配置——分好“蛋糕”,着力破解择校难题,推进均衡发展。这样一来,也许更多的孩子将免受北京小升初的“硝烟滚滚。
在今年的“北京新教育地图”上,以横向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是一大主要举措,这包括:
◎学区联盟、大校年级组制、教育集团、教育集群制;
◎20所高校及多家社会力量机构对口支持140所普通小学体美特色发展;
◎11个市区级教科研部门的数百名“副教授级”以上的优秀教科研人员以 教师身份走进17所普通初中校;
◎23所高校牵手39所中小学,从英语、语文等学科建设方面全面给予支持,并以高校附小、附中的名义创办25所学校等,以此拉动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广覆盖,提高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总量,增加更多优质学位:
█东城区
东城区年初提出新目标:今年增加优质校33所、扩大学位6450个,2020年优质校覆盖率将近100%。
█西城区
西城区将长安小学、天宁寺小学等19所普通小学并入实验二小、北京小学等11所 ,通过集团化办学的辐射效应,大幅提升优质学位供给,赢得了学生及家长的认可。
█海淀区
将相近的翠微中学和卫国中学合并,由人大附中承办,更名为“人大附中翠微学校”;按照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原则,由交大附中承办明光中学;委托首师大附中承办首师大二附中;由十一学校承办,更名为“十一学校一分校”,计划年内新增1万个优质学位。
为了优质教育资源连贯布局,均衡配置生源,北京市学校采取衔接学段的措施,包括:
——推行九年一贯制
如东城区将原来的196中学和北官厅小学一起并入景山学校;海淀区将车道沟小学、理工附小并入理工大附中,将206中学与群英小学合并成为十一学校一分校,彩和坊小学并入八一中学,二十中学承办永泰庄分校。
——对口直升
如东城区新景小学、崇文小学、花市小学对口广渠门中学;光明小学、板厂小学对口龙潭中学,今年龙潭中学与广渠门中学一体化;体育馆路小学对口50中;培新小学、永生小学对口109中学;北官厅校区直升景山学校;艺美小学部分直升工美附中;文汇小学部分直升文汇中学。西城区推出多所优质初中对口10多所普通小学,从2015年起西城区这些小学有30%毕业生直升对应初中,以后逐年递增10%,直到2020年,符合条件的全部学生都对口直升相应优质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