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道德与法治科目的考试已经结束,北京教育考试院和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的专家们对试卷进行了解析。
今年的道德与法治科目重点考查了哪些内容?一起来看吧~
道德与法治试卷整体分析:培根铸魂 启智增慧 培育时代新人
2022年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试题坚持“注重全面考查,注重对基础的考查,注重对发展潜能的考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出来,把学生的自信考出来,把课堂表现考出来,把实践能力和阅读能力考出来”的命题理念。试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紧扣时代脉搏,落实“双减”政策要求,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突出北京特色和首都气象,稳中有进,以稳为主。
1、铸魂育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
试题突出政治性、思想性,立意、情境与任务坚持正确政治导向,强化政治认同。如第13题,以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为背景,考查人大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核心知识,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如第20题,通过展现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伟大历史性成就,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增进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试题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着力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如第16题,以中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情境,启发学生联系自身生活体验多角度思考参加公益活动的收获,引导学生增强劳动观念,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法治观念的培育以宪法教育为核心,引导学生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如第18题,创设“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场景,考查学生对宪法原则、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的认知水平,促进学生深刻理解“人民宪法为人民”这一演讲主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如第5题,选取了2022年立夏、小满、芒种和夏至四个节气的教师寄语,在试题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如第4题,引用古诗文《诫子书》中的名言为素材,以文化人、润心启智。
2、落实“双减”,用好教材,关注课堂表现和学生的实际获得
试题紧密联系教材,发挥教材育人功能,引导教学用好教材资源。既考查教材基础知识,又关注课堂表现和学生的实际获得,实现“教-学-评”一致。
试题引用教材中的部分素材,减少学生对试题情境的陌生感,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如第2题守护生命、第10题诉讼方式、第3题认识自己、第4题“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素材均取自教材,这些试题的设计增加了学生的亲切感、熟悉感。
试题没有原封不动地复制教材资源,而是经过巧妙加工与重组,创新呈现方式,促进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如第17题取材于教材中的探究与分享以及相关链接,创造性地创设“尊重他人”这一议题,从自尊、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等多角度理解尊重。
问题的设计注重综合性和创新性,考查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如第18题第(1)问,以竞答题的方式,考查学生能够列举事例论证学科观点的能力,增强宪法意识。18题第(2)问,采用续写宪法演讲稿的方式,将宪法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获得融为一体。
3、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全面发展搭建平台
试题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重视学生的成长体验,为学生搭建思考的阶梯,用学生熟悉的语言表达试题,试题友善平和。
尊重学生成长体验。如第16题,通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经历及感受,引导学生思考参加公益活动的付出和收获,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活动。
为学生搭建思考阶梯。如第19题,以“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和“东数西算”三大工程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设计学习任务单,搭建思考的阶梯。第20题,以新时代的伟大成就为主题,从学生身边的实际感受切入,任务设计层层递进,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展现学生思维过程。
4、紧扣时代,突出北京特色和首都气象
试题紧扣时代主题,及时跟进社会发展进程,反映首都发展新气象,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反映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体现试题的现实关怀和人文温度。
试题关注社会热点话题,通过真实、生动的素材,引导学生主动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如第1题,聚焦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引导学生理解北京冬奥精神。第6题,选用我国神舟十四号乘组成员的事例,引导学生感悟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取得的新成就。第18题,以“学宪法讲宪法”的活动形式,向现行宪法颁布40周年致敬。第20题,以“中国这十年”为情境,引导学生关注新时代的发展成就,喜迎党的二十大。
试题着眼首都北京发展,体现鲜明的北京城市风貌和“双奥之城”的澎湃活力。如第4题的“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第7题的北京某区推行的信用医疗服务,第9题的全国公安系统英模代表事迹,这些试题紧密结合北京社会发展实际,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爱北京、爱家乡的热情,增进学生参与首都建设之愿。
总之,试题注重材料表现形式的生动性和多样性,努力给考生创造轻松的答题氛围,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问题的思维含量培养高阶思维,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任务体现综合性、开放性、应用型、探究性,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索素养立意的命题,发挥对教育教学的引领作用。
道德与法治试卷试题解析
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试卷发挥正向引导作用,落实减负提质,促进“双减”政策落地;注重教考互动,推进“教学评”一体化发展。试题立足学科本质,遵循新课标理念,紧扣时代脉搏,体现基于素养导向的命题立意。
1、落实立德树人,发挥关键课程的育人价值
试卷坚持思想和价值引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引导学生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体现了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要求。
例如:
第9题,试题以公安系统劳模代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便利和安全保障为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公安机关作为国家机关的代表,创新工作方式,守护百姓安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第18题,试题以“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为背景,引领学生在理解宪法实施的意义,感受宪法原则和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中,进一步认同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宪法为人民的理念,从而深刻体会到尊重人民、关怀人民、爱护人民是宪法的不懈追求。
第20题,试题以“踔厉奋发这十年,我与时代共成长”为主题,引领学生感受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进一步强化青春向党,心系祖国的责任意识。从而理解“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增进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总之,试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进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2、立足学科本质,凸显核心素养的评价导向
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试题正确处理核心素养与课程内容、任务、情境之间的关系,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引领于知识考查之中。
在试题情境素材的选取上,真实性与典型性并重、探究性与实践性共举,情境呈现方式多样,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浓浓的育人味。
例如:
第17题,试题以人际关系之尊重原则为话题,以观点争锋的形式呈现情境,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刻理解“尊重”这一核心观点,正确体悟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尊重原则,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试题任务设置充分体现探究性、综合性、开放性,注重考查学生调动学科观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放性题目的设置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探究性任务的设置则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方法,使得解决问题与知识的理解运用密切相关。
例如:
第16题,试题以学生熟悉的学校公益社团活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反观自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体验,多角度灵活运用学科观点说明收获,注重考查思维的广度。
第20(2)题,试题以党和国家过去十年的发展成就为背景,引导学生结合材料思考党和国家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锚定目标的原因,在精准解读问题的基础之上,深入探究问题、合理分析论证,真思考、真理解、真认同党的初心使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等,培育政治认同的核心素养。
第19题,试题命制思路是基于材料情境创设的研究性学习任务:任务一是发现“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东数西算”三大工程的共同点;任务二要求阐明三大工程实施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在准确理解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之上,运用学科知识完成多样性学习任务,既考查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全面、深刻认识意义,又体现了考查的综合性要求。
总之,学生作答试题的过程就是扩展视野、提升认识、启迪智慧的过程。
3、坚持五育并举,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试题坚持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注重挖掘情境的育人价值,将实践活动、劳动教育的引导与考查内容有机融合,注重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人格修养发展水平的考查,体现考试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例如:
第8题,试题以国家创造劳动就业条件、提高劳动报酬、劳动是光荣职责等为素材,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劳动既是权利也是义务,在增强学生劳动意识、树立劳动观念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育法治观念的核心素养。
第16题,试题以社会公益活动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服务社会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充盈生命、乐于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引导学生增强实践能力,培育责任意识的核心素养。
总之,试题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进学生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增强爱国情感;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扩展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能力,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让学生亲历活动探究与问题解决过程,将试卷打造为鲜活的实践课堂,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4、有效落实“双减”要求,回归教材,文化润心
“双减”背景下,试题遵循思政课育人规律,筑牢根本,守正创新。试题重视统编教材育人功能的发挥,挖掘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带着对教材的熟悉感,走入鲜活的情境,调动已有认知,解决问题,实现减负增效,达成教学评的一致。
例如:
第2题,试题以教材“从身体和精神两个层面守护生命”的观点为题干,以学生当下的主要生活情景为选肢,引导学生做出充盈精神世界的行为选择。
第3题,试题以教材“拓展空间”栏目的“乔哈里窗”材料为题干,引导学生回忆所学,深化对他人评价和自我探索与发现的认识。
第4题,试题以教材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名言警句为考查素材,不仅凸显了道德与法治课程考查此类试题的立意,即突出育人价值;而且学生不因对名言警句解读的难度而影响作答,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突出了试题的公平性。
第17题,试题采用教材“探究与分享”栏目的呈现形式,为学生创设了“如何理解尊重”的复杂情境,把学生熟悉的分析过程、思维方法与交流方式迁移到答题活动中,有助于学生轻松作答。
第18题,教材中的“学宪法、讲宪法”是学生熟悉的问题解决情境,演讲稿中“宪法的诞生过程”等是学生熟悉的阅读材料,这些“熟悉的味道”有助于学生思考作答。
总之,试题命制回归教材、链接生活、指导行为,让试题平和、亲切,有效达成了落实“减负”要求、以评促教的目的。
试题遵循“2022年版新课标”要求,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文化人;试题展示了北京城市风貌和活力,聚焦首都发展。
例如:
第5题,试题以老师寄语的方式,以2022年立夏、小满、芒种和夏至四个节气为素材,将师生关系与传统文化的考查有机结合;第4题,引用古诗文《诫子书》中的名言为思考素材,启发学生立志成长与奋斗成才;第12题,以“仓宝”的可爱形象与“仓颉造字”的古代传说,为学生创设了浓浓文化味儿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2题中的北京特色的“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活动;第7题中的北京某区推行的信用医疗服务等,这些内容紧密结合北京社会发展实际,激发学生爱北京、爱家乡的热情。
总之,试题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体现素养立意,实现了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方向引领和学生发展有机统一,增强了学生为家乡发展作贡献的责任意识。
点评专家
北京教育考试院北辰、北京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刘秀洪中学高级教师、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胡洁中学高级教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金利中学高级教师
延伸阅读:
点击查看>>2022北京中考语文、数学、物理、道德与法治、外语、化学、历史试卷分析
点击查看>>2022北京中考语文作文题目:那个星期天、我创造了新纪录
点击查看>>2022年北京中考报名、考试、录取信息汇总
声明:本文转载于首都教育(ID:bjedunews),由北京小升初网团队(微信公众号搜索:北京小升初网)排版编辑,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